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何衛宇:綠建技術還處在發展階段 綠色建筑行路難
時間:2014-06-01 14:31:48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1468內容摘要:來源:東莞時報 綠色建筑首先是“健康,舒適,環保,節能”。除此之外,也應體現出其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 結合當地的氣候設計建筑,使建筑自身就形成一個會調節的氣候帶,這才是綠色建筑最具生態的地方。 人物簡介 何衛宇,東莞人,畢業于廣東工業大學城市粱專業(五年制),建筑設...來源:東莞時報綠色建筑首先是“健康,舒適,環保,節能”。除此之外,也應體現出其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
結合當地的氣候設計建筑,使建筑自身就形成一個會調節的氣候帶,這才是綠色建筑最具生態的地方。
人物簡介
何衛宇,東莞人,畢業于廣東工業大學城市規劃專業(五年制),建筑設計及理論專家,建筑學高級工程師。2000至2002年,在何鏡堂工作室工作。2002年至2008年,在東莞市城建規劃設計院從事建筑設計、城市設計工作。2008年4月至今都在生態園工作,現任生態園住建局科員。
參與設計的建筑有市委新黨校、沙田鎮政府辦公樓、虎門港保稅物流中心等。
曾獲東莞市二00五年度優秀建筑設計方案二等獎、二00六年度東莞市優秀工程設計方案二等獎、二00六年度東莞市優秀工程設計項目一等獎、二00七年度廣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二等獎、二00七年度廣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三等獎、二00八年度東莞市優秀建筑工程設計項目一等獎。
談綠色建筑,何衛宇說首先得定義“健康,舒適,環保,節能”。除此之外,綠色建筑也應體現出地域性、文化和時代性。而這也是她作為一名建筑設計師所追求的理念。因為任何一個建筑都可以在技術層面達到標準,但評判它不同于其他優秀建筑就在于它能將地域性的文化體現出來。
綠色建筑應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
以生態園的管委會大樓為例,大樓設<者是設計了世博會中國館,在國際上享有聲譽的建筑師何鏡堂。而何衛宇曾在何鏡堂的工作室工作過,何鏡堂本來就是她的老師。這次她作為項目的甲方,有許多問題需要和老師討論,二人在觀點上可謂是不謀而合。
作為綠色三星的建筑標準,他們考慮首先要更多地利用被動性技術。被動性技術,指的就是利用自然的因素改變氣候,而不是人為的、機械的作用。生態園大樓向傳統建筑汲取了靈感,參考了嶺南村莊的聚落式設計。大樓坐北朝南,北面靠山,南面臨湖,從上往下由高到低。這種設計便是考慮到采光與通風。在曛之間,利用陰影的覆蓋形成風巷,造成風的流通。大樓內部設計中庭,形狀呈高筒狀,形成拔風的效果,夏天完全不需要開空調。何衛宇說,因為傳統村莊的建設非常注重風水,本身是考慮了很多地域性的因素的。結合當地的氣候設計建筑,使建筑自身就形成一個會調節的氣候帶,這才是最生態的。
此外,在生態大樓的南面設置了金屬網罩,這些網罩具有隔熱的作用。其外形是多個幾何切面,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反射輻射,另一方面使其外形獨特,如同鉆石,其造型被稱為“綠鉆的生起”,同時也像氣泡或細胞的造型,呼應了其生態特質。這就是何衛宇所說的好的綠色建筑應該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
東莞綠色建筑項目還略顯薄弱
關于綠色建筑,何衛宇說這個概念早就有了,而東莞大概是2002年開始強調推行。就目前來說,她個人覺得東莞的綠色建筑項目還略顯薄弱。推廣綠色建筑的建設<需要政策的支持,錢和技術。因為目前綠色建筑的技術還處在發展階段,技術還沒有成熟,所需要花費的資金比普通建筑更多。而大多數開發商考慮的是得到更多利益,所以愿意做這個事的人就少。這也是因為人們對綠色的認識、對環保的意識不夠,很多人并不會覺得綠色建筑有多重要。從目前來看這些技術也很少會應用到普通居民住宅上,因為它高額的花費可u沒什么市場效益,所以大眾并沒有給予太多關注。在技術方面,相關的專業人才也比較欠缺。何衛宇說,對于想要嘗試的建筑設計師,他們需要頂著不小的壓力,每一次創新都會引起爭議。這棟生態園大樓的金屬網罩造型開始就引來了各種吐槽,有人說破壞風水,造型怪異,浪費材料……而這時就要看建筑師是否要堅定自己的立場了。
這總要有一個發展過程,雖然技術不夠成熟,但總要有人一步步去做。何衛宇說,因此政策的支持才尤為重要。現在欣喜地看到,對于綠色建筑,東莞市政府給予了很大重視,除了給建造綠色建筑的企業給予獎勵,還要求以后的市政建筑必須都是綠色建筑。這樣就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并讓更多的人慢慢體會到綠色建筑的健康節能和一座城市的發展以及每個人的身體健康都是息息相關的。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2-05【紀要】丁春亞:綠色健康意識對行業的重要性
-
09-12關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修編版)增量成本的一些淺談
-
09-03高端住宅領域進行LEED/WELL認證的價值
-
08-08專家解讀丨錨定減排目標 構筑制度體系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邁入新階段
-
05-23圣潔防水董事長杜昕:丙綸卷材守護者!
-
04-28建筑設計大師徐敏皓:讓綠色成為建筑的“底色”
-
04-15【觀點】從多城公積金加持“綠建”,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
-
03-27碳源原居五恒科技系統何以越來越吃香——采訪綠建領域多面手曹璇
-
01-24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吳景山:我國建筑行業節能降碳已進入“存量與增量并重”階段
-
11-07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訪超高層及綠色建筑專家顧洪平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