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生產消費變革:推廣熱泵技術打造城市綠網
時間:2014-06-09 14:12:12 作者:小咩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951內容摘要:熱泵技術自上世紀90年代引進國內以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二十年來,全國利用各類熱泵技術(空氣源、地源、水源)進行的供暖 制冷 生活用熱水的 “三聯供”熱泵系統已經在各地推廣應用,并得到建設部門和廣大用戶的認可。熱泵技術自上世紀90年代引進國內以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二十年來,全國利用各類熱泵技術(空氣源、地源、水源)進行的供暖 制冷 生活用熱水的 “三聯供”熱泵系統已經在各地推廣應用,并得到建設部門和廣大用戶的認可。大型活動場館如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世博會等熱泵技術的應用更使這一技術聲名鵲起。截至2013年底,全國利用熱泵技術供暖的總建筑面積已達到3.5億平方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公布的“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廣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并指出到2015年,全國地熱供暖面積要達到5億平方米。其中,采用熱泵技術的供暖面積將大幅度增加,這是一項新的挑戰和機y。廣大地熱工作者和產業、企業部門在完成上述指標任務過程中,能否再思考一個問題,即如何在原有基礎上,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讓熱泵技術在打造城市熱網中發揮作用并作出貢獻。眾所周知,和水網、電網一樣,熱網在需要供暖/制冷的城市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更復雜、更不容易實現的薄弱環節。目前國際上已將目光投在這一問題上。具體來說,他們將注意力聚焦到如何利用熱泵技術將分散在城市中的n種“廢”熱集中起來加以利用,打造成城市熱網或在已有的熱網中作出貢獻。城市中的“廢”熱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沿著地下排水管道中流失的熱量。據報道,2012年全美國由地下排水管道帶走的熱量高達3500億千n時的能量,相當于全年美國水力發電的總量。二是地鐵等地下建筑物周邊散發出來的熱量或新建隧道等地下建筑物施工過程中所散失的熱量。一家德國公司與奧地利合作,將奧地利一段僅54米長的高速鐵路修建隧道過程中所散發出來的熱量,利用熱泵技術將其集中起來,為附近的市政大樓n暖,獲得成功。三是城市中發電或其他廠礦(如煉化廠等)生產過程中排放出來的廢熱。若能將這三大塊的“廢”熱集中起來加以利用,當會對城市熱網的建設作出很大貢獻,而將廢熱集中起來的手段,非熱泵技術莫屬!除“節能”目的之外,利用熱泵技術打造城市熱網更深層次的意義還在于“減排”。大家知道,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環境是各國當前的一項主要任務。我國,尤其是北方諸多冬季利用燃煤供暖的中小城市,這一任!更為艱巨。去年七月筆者有機會去瑞典出差,首都斯德哥爾摩及其郊區的碧水藍天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難怪北歐諸國是世界上熱泵技術應用的積極倡導者和強大推動者。挪威首都奧斯陸是利用熱溫的污水來實現大規模供暖的首批城市之一。丹麥、瑞典、芬蘭是全球率先利用熱泵技術來處理!市廢水的國家。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打造新型的綠色城市,能源供應是重中之重。最近李克強總理在中南海召開兩院院士專家座談會,專門聽取他們對這一問題的意見。當然我們也應該清醒的!到,打造城市綠色熱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和系統工程。這里需要大量基礎設施(如鋪設管網,建設集熱站、觀測站網等)的建設和管理,更需要科技創新(如熱泵技術的改進、提高,熱量集輸系統的智能化等)。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面對現實和未來,先找一個城市進行試點,建立示范區,然!逐步加以推廣應用。
- 相關文章
-
-
06-24地源熱泵技術已出臺明確優惠政策
-
06-20地源熱泵技術已出臺明確優惠政策
-
06-04【未來綠建】綠藻城市喂養系統
-
05-06綠色建筑中生態技術的分類研究-以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為例
-
05-02新綠色建筑標準助力地源熱泵普及
-
04-22多省市設熱泵補貼資金促使地源熱泵的發展
-
04-04銀川公租房將建成綠色保障房
-
02-18天生的綠色建筑:氣膜建筑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