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主導未來
時間:2013-07-29 15:08:03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2172內容摘要:隨著環保節能概念的深入人心,綠色建筑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近幾年來,國內眾多品牌開發商,紛紛試水并大力推行綠色地產。“濟南綠色建筑建成的不多。”濟南市住建委科技節能處副處長寇雪軍22日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綠色建筑去年下半年才開始大面積推行。綠色建筑的緦砍殺臼塹鼻奧躺建筑發...隨著環保節能概念的深入人心,綠色建筑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近幾年來,國內眾多品牌開發商,紛紛試水并大力推行綠色地產。
“濟南綠色建筑建成的不多。”濟南市住建委科技節能處副處長寇雪軍22日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2示,綠色建筑去年下半年才開始大面積推行。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當前綠色建筑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問題,很多開發商打著綠色概念推高造價。
“增量成本被高估了。”在日前舉行的濟南市綠色建筑技術高層論壇上,業內專家表示,從綠色建筑的建設到運行來看,因其節能低耗的特點,總體上成本較低。
建筑耗能驚人
住宅生產是建筑業耗能耗材的大戶。據了解,我國的建筑耗能已超過5億噸標煤,如果用這些煤來發電,能夠生產出約1.5萬億度電,是2011年三峽電站發電量的19倍。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統計顯示,每年我國城鄉新建房屋建筑面積接近20億平方米,但在新建建筑中真正稱得上“節能建筑”的依然是少數。預計n2020年底,我國房屋建筑面積將新增近200億平方米,這些新增建筑將源源不斷地消耗大量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改委、住建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的主要目標包括:“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
綠色建筑穩步推進
據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譚少軍介紹,濟南市已有9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兩個項目獲得運行標識,兩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創新獎。另外還有老年人活動中心、大漢峪舊村改造、賢文莊社區等8個項目正在積極申報綠色建筑評價標識。
寇雪軍告訴導報記者,隨著樓市的發展,人們對于居住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在滿足了基本的居住功能訴求之后,人們對于居住品質有了更多的追求。更好的產品質量、更舒適的環境、更多的配套附加值……“綠色建筑是節能減排的更深層次 。”
對于坊間認為的“綠色建筑”造價成本高,或間接導致房價高漲,寇雪軍表示,綠色建筑是在建筑全壽p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居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集環保、節能、健康于一體的山東交通學院圖書館,是濟南市首個綠色建筑,曾獲得第二屆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綜合獎(公建類)一等獎。“無論從外面還是內部,根本看不出有啥特別之處。”寇雪軍說a“但該建筑是國內較早探索綠色生態技術策略并得以實施的項目。”
據悉,該項目綜合運用生態設計策略,在對垃圾徹底清理和對水塘改建后,開辟出面積為7000多平方米的建設用地。通過包括遮陽、自然采光、中庭和邊庭自然通風、圍護結構高性能保溫、水池替代冷卻塔、地道風等各種節能技術的運用,項目的采暖空調設計指標和運行能耗較同類建筑降低40%以上。利用池塘周圍的凹形地勢,將多雨季節的水收集起來,可用作池塘的補充水,或者用作綠化澆灌。利用水塘自然水作為冷卻水或水景用水,循環使用。在設計中盡量采用普通建筑材料、普通適宜技術,降低材料與技術成本,最終建安費用為2150元/平方米。本項目建筑節能率高于50%,可再循環材料利用率達10.7%。
補貼化解增量成本
按照現有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分為一星、二星和三星3個級別。據t算,一星級綠色建筑每平方米約需新增成本50元左右,占建設總成本的比例很低。
寇雪軍介紹,因為濟南市的工程建設標準較高,“一星級基本不增加成本,二星級的增量成本在50元/平方米左右,三星級稍高,每平方米的增量成本在150元至200元。”
然而,這不多的增量成本也將被國家和地方的“雙重補貼”化解。
去年4月出臺的《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規定,達到二星級標準的綠色建筑,每平方米獎勵45元,三星級每平方米獎勵80元。
據了解,今年山東省級財政對一星級色建筑按15元/平方米、二星級30元/平方米、三星級50元/平方米的標準予以獎勵。而且,濟南今年將制定相關政策,并拿出1500萬至2000萬元專項資金鼓勵開發商建設綠色建筑。“這些補助累加起來還是有盈余的。”中國爸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表示,隨著科技進步,綠色建筑強調材料可循環使用和充分的本地化,從而有可能實現最低成本的節能。“有些綠色建筑采用了太陽能,并且鼓勵全面進行材料的創新、技術的創新,但由于用了可循環的材料、優化設計方法等,運行成本下降,總的成本折算起來還是比較低的。”
各種政策措施下叫出臺,無疑會加速綠色建筑產業的發展。譚少軍稱,濟南市已明確年內新建20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的任務目標。山東省政府提出,到2015年,累計建成綠色建筑5000萬平方米以上,20%以上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綠色建筑成為房產市場的主流產品將指日可待。”山東建筑大學節能建筑研究所所長薛一冰表示。
- 相關文章
-
-
09-28第二屆“天揚杯”全國建筑業財稅知識競賽決賽順利閉幕
-
12-19濟南新增綠色建筑面積5177.2萬平方米 實現新建建筑綠色全覆蓋
-
04-012019年建筑業發展統計分析
-
02-29綠色建筑對工程造價影響有哪些?請避開4個理解誤區
-
02-27科普:綠色建筑≠高額工程造價成本
-
12-10機柜毛刷不這么選,你準吃虧!【傲群刷業】
-
11-18關于征求《基于BIM的綠色施工監控信息化管理規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
10-28楊虹:深圳綠色建筑補貼 政策的困惑與反思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