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在中國的興起(3)
時間:2011-03-02 20:46:45 作者:黃俊鵬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8419內容摘要:北京,2005年2月23日,新年的瑞雪還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鱗次櫛比的高樓間,大紅的燈籠依然映照著人們喜氣洋溢的臉,人們行色匆匆,在家和工廠、辦公室之間來回穿梭。此時,國務院新聞發布廳里卻異常溫暖,這里正在進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將宣布未來中國建筑的走向,未來中國城市的面貌。建設...4. 綠色建筑是對S境影響最小的建筑。
從資源的利用角度講,根據世界觀察研究所的估計,全球每年開采的75億噸原材料的40%轉化為建筑用的混凝土、鋼材、石膏夾心板、玻璃、橡膠和其他部件。造成了環境退化、森林減少、土壤和水體被污染,木材產量的25%被用于建筑,結果導致洪水泛濫、森林退化和生物多樣性損失。建筑的運行對環境也造成了巨大壓力。就全球而言,建筑使用了全球水徑流量的16%,使用了全球電量的40%。結果建筑所產生的氮硫化合物占全部的40%,建筑能源使用了全部的33%,導致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和氣候變化。
從經濟性角度考慮,任何建筑都會產生“外部成本”,如治理環境污染的費用,室內空氣污染使人致病、曠工請假r息不但加重居住者負擔還降低了企業效益。這些成本不會出現在建筑商、業主和開發商的帳單上,但又必須由環境或者整個社會所消化。同時,建筑還造成巨大的“隱性成本”,據統計,美國因低性能建筑造成的全部損失合計約為100-600億美元,包括因建筑病態綜合癥和與建筑相關的疾病而產生的健康補助、曠工、生p率降低導致的損失等。
而綠色建筑并不是獨善其身的建筑,它不僅需要維持“健康、舒適、安全”的室內空間,還需要創造友好、和諧的室外空間,協調的融入到周圍的生態環境、社會環境中。
5. 綠色建筑就是生態建筑和可持續建筑。
仇部長此言用意在于平息關于綠色建筑、生態建筑、可持續建筑這幾個概念的爭論。只有明確了這幾個概念的具體含義,我們才會將注意力轉向更加的重要的實踐上,而不再是坐而論道。
綠色建筑的概念所蘊含的內涵甚廣,決不是以上寥寥數語所能夠闡釋清楚的。綠色建筑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系統工程,它在實踐領域的實施和推廣有賴于建立明確的綠色建筑評估系統。從仇部長在回答建設部建設科技雜志記者問題的9答中,可以預測這個評估系統,或者叫“綠色建筑技術導則”,很快就會在大家的期待中問世。
在闡明了節能建筑和綠色建筑的概念之后,仇部長指出了我國目前節能與綠色建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將采用的主要措施:“建立健全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的政策法規體系;完善節能與綠色建筑的技術標準支h體系;建立有效的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的行政監管體系;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的培訓宣傳工作。”
我們不妨將這五點看作政府在未來幾年為發展綠色建筑的施政綱領。可以看到這里面有三個“體系”和兩個“加強”,“體系”的建立當然不是朝夕之間能夠解決的問題,但“加強”的工作卻是可以馬上著手進行的,問題是如何開d。即將召開的“首屆國際智能與綠色建筑技術研討會”暨“首屆國際智能與綠色建筑技術與產品展覽會”就不妨看作建設部對這五個承諾的一個兌現,在新年伊始舉行的這場新聞發布會同時也表明了政府推動節能和綠色建筑的決心和信心。
二、 綠色建筑在中國面臨的困境
政府的強力推動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對綠色建筑理念的認同和支持,另一 面也表明了綠色建筑在實踐中所面臨的困境。
1. 設計界的現狀
用topenergy建筑節能論壇一位會員的話說:“國外的生態建筑或者節能建筑,他們的設計過程是在方案前期就引入了采暖/通風/采光/照明/材料/聲學等多個技術工種的參與,因為很多的方案明顯是僅僅做后期的深入調整是做不出來的。這其中有體制方面的原因,建筑師的個人經驗和理念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沒有其他專業工種的提前介入和配合是不行的。國外象是結構/暖通/采光/照明/材料/聲學等等工種早就是專業化的獨立的事務所之類的服務機構,和建筑師事務所是同等的。”
“國內原來一直是處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是學習原來蘇聯的“大而全”的設計院體制,與國外正好相反,專業的工種還是隱藏在大型設計院里面的,不是獨立的社會化的服務機構。中國現在還處在由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專業工種獨立的社會化的服務機構正在漫漫浮現。建設部設計院就已經按照專業改成了建筑分院,結構分院等。但是國內現在種獨立的社會化的專業工種事務所還是沒有。”
綠色建筑是一項系統工程,它貫穿于立項、規劃、設計、施工以及后期使用的全過程。發達國家的建設管理和運作模式與我國有很大不同,通常由一個綜合建筑事務所總承包整個項目設計,由建筑師尋找相應的結構和機電設計h務所,組成聯合設計體,并由建筑師負責項目設計及施工配合過程中的總協調,建筑師向業主負責,分包方向建筑師負責,形成開發策劃、設計、施工一體化。設計單位處于主導地位,權力與責任重大。
但在我國,開發、規劃設計、施工、運營階段劃分明顯,職責分擔到各 位;特別是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相互獨立。特別是施工單位,扮演一個較為重要的角色,這是因為:
施工單位獨立于設計單位,兩者各有分工,各負其責;
不少設計,特別是裝飾裝修工程的設計往往到了施工階段才能確定下來;
施工所帶來的a面環境影響更明顯,容易為人們注意。
要真正落實綠色建筑理念,就需要提倡一種在項目前期就有多個工種、多個責任方參與的“整體設計(Integrated Design)”或者“參與設計(Participatory Design)”理念。就筆者的工作經驗而言,要實現這樣的理念在設計院和甲方的落實中會遇到很多的阻力。
3
- 相關文章
-
-
12-27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
11-18關于征求《基于BIM的綠色施工監控信息化管理規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
11-082020上海建材展【2020中國國際綠色建博會】歡迎來電
-
07-15從國外專家視角看我國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
-
07-15新型建筑工業化是綠建發展途徑
-
07-09綠色建筑“體檢”有據可依
-
07-05光電建筑:國家推廣綠色建筑的一大亮點
-
07-03《綠色小城鎮評價標準》初稿完成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