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在中國的興起(4)
時間:2011-03-02 20:46:45 作者:黃俊鵬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8419內容摘要:北京,2005年2月23日,新年的瑞雪還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鱗次櫛比的高樓間,大紅的燈籠依然映照著人們喜氣洋溢的臉,人們行色匆匆,在家和工廠、辦公室之間來回穿梭。此時,國務院新聞發布廳里卻異常溫暖,這里正在進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將宣布未來中國建筑的走向,未來中國城市的面貌。建設...2. 技術支持
國內很多節能技術尚未成熟,包括節能建材,施工技術,應用以后反而產生一些諸如滲漏:問題。據報道,某開發商曾在一樓盤首次應用了新風系統,但因為缺乏經驗,結果反被很多客戶投訴。當然這并不是新風系統不好,而是設備和技術尚有一定問題。再如一些新型節能墻材,遭投訴滲漏、開裂等現象的也不乏其例,這樣,開發商哪還有興趣去嘗試節能住宅,更不用說需要更:新技術支持的綠色建筑。
除此以外,我們在完成一棟真正的綠色建筑的路上,還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問題。
1) 系統化的節能設計
目前我國已經有了好幾棟“示范生態建筑”,光電板、太陽能、地板蓄熱、混凝土中心空調、地源熱泵、獨立新風系統、外保溫內保溫……甚至還出現了全太陽能的“零能耗建筑”,好熱鬧的場面,看得人眼花繚亂。但我們稍微思考一下:這些純粹由設備堆砌起來的建筑能稱得上一棟在“全壽命周期”都節能、綠色的建筑么?
建筑的節能和綠色首先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影響建筑能源性能,或綠色性能的各項影響因素是互相耦合、此消彼長的。比如增強了保溫,會降低空調能耗,使冷熱指標降低,進而降低了主機的容量;增加熱回收系統雖然回收了排風中的部分熱量,但增加了風機能耗,二者的平衡需要視新風量的大小、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變頻器雖然節省了單個電緣牡綰模但對整個系統而言則不一定節能。另一方面,片面的強調設備方面的節能,而忽視了最根本的,從建筑設計角度考慮的被動設計手法的運用,比如自然通風,晝光照明等。設備的制造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可以想象,部分示范項目所宣稱和展示的技術和設備,在建筑報廢之前肯定躍凸時了,而被動的設計手法則會從根本上改變建筑的外貌,伴隨建筑“一生”。同時,示范建筑所采用技術的高昂成本根本無法在實踐中推廣,立了一個很“壞”的榜樣,讓人們以為,綠色建筑就是高成本高技術建筑。因而,單獨的技術應用,因為缺乏系統的配合,根本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而不能稱之為綠色建筑,只能成為<產商炒作的賣點。
2) 專業化的建筑調試
建筑系統調試監控是一種以質量為標準的方法,業主采用該方法可以確保項目的成功實施。調試監控并不是是施工或項目管理的附加任務,而是業主確保項目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達到目標要求,最終完成高品質、有著最高資產價值的建筑的方法。一幢經過調試監控的建筑將提供最優化的能源效率、室內空氣品質和住戶舒適體驗,并為迪腫畹偷腦誦瀉臀護成本提供了基礎。
調試監控以項目啟動(預設計階段開始),記錄業主的要求為開始。調試工作在設計和施工階段持續進行,其中包括運行性能測試,并以入住一年后提交質量保證書審查和召開經驗教訓會為結束。調試監控一項主要任務是完成建筑員工f訓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這樣他們能夠正確的對建筑進行運行和維護,確保建筑實現業主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
合理設計并實施調試監控,可以節省可觀的運行成本。成功實施調試監控,通常能提高節能效率5%到10%。例如,美國俄勒岡能源辦公室研究了兩幢建筑在實施調試后的直接能源節省量。一幢110,000平方英尺的辦公樓,通過調試能實現每年節省能源12,276美元(相當于每平方英尺0.12美元)。而一幢22,000平方英尺的辦公樓,通過調試每年可節省能源7,630美元(每平方英尺0.35美元)。
除了能源消耗,使用者的生產力也是受建筑性能影響的運行成本。研究估計,如果20%的大樓使用者每月花30分鐘抱怨照明或溫度條件,雇主年生產力將損失每平方英尺0.10美元。對于一幢面積為100,000平方英尺的建筑,這相當于每年損失10,000美元。這一損失并不是由不佳條件引起的實際生產力降低,而只是抱怨時間。
而我國目前還缺乏專業的調試人員和調試公司,還是借用topenergy的一位會員所說:“在實際項目當中做建筑調試的不可能有機會讓所有的環節都在控制之下。你有機會做了設計就不大有機會做調試,等你做調試的時候,所面臨的設計已經是既定的方案。所以實際工程當中的建筑調試更多的是帶著鐐銬跳舞的情形”,“建筑調試就像做飯的廚子,很多的業主和總包的概念還是在做完切配就往鍋里燴,不去考慮協調和搭配的問題。最后咸了、淡了、還是如何3經既成事實了。”
3) 專業化的建筑模擬
綠色建筑既然需要項目規劃設計階段即引入相關節能、綠色的概念和設計技術,就需要對這些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進行預測和評價。關于該問題的論述,大家可參考筆者的《建筑節能計算機評估體系研究》一文。
正因為面臨著如此多的難題,要在中國實現真正的節能建筑、綠色建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正如一位開發商的感o:“就規o設計而言,現在的設計單位似乎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去考慮節能住宅。即使有,也是為了應付有關規定;到了材料供應階段,國內的節能建材企業數量少之又少,加之部分廠家設備落后,新產品少,還大都質次價高,這樣的節能材料誰還愿意用,用了能讓人放心嗎?施工階o,面臨著缺乏成熟技術工人的問題。建筑施工企業多數是專業知識相當貧乏的民工隊伍,有的進口節能材料,由于工人缺乏施工技術,最后仍然達不到很好的節能效果。”
4
- 相關文章
-
-
12-27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
11-18關于征求《基于BIM的綠色施工監控信息化管理規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
11-082020上海建材展【2020中國國際綠色建博會】歡迎來電
-
07-15從國外專家視角看我國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
-
07-15新型建筑工業化是綠建發展途徑
-
07-09綠色建筑“體檢”有據可依
-
07-05光電建筑:國家推廣綠色建筑的一大亮點
-
07-03《綠色小城鎮評價標準》初稿完成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