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清勤:2019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修訂要點
時間:2019-08-04 15:30:50 作者:GBWindows 來源: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辦公室 閱讀:2468內容摘要:7月18日,在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和中國投資協會聯合主辦、新華社《環球》雜志智力支持和標準排名承辦的“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第五屆中國綠色智慧地產論壇(2019)上,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清勤也發表題為《2019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修訂要點》的主題演講。以下是主題演講內容......7月18日,在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和中國投資協會聯合主辦、新華社《環球》雜志智力支持和標準排名承辦的“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第五屆中國綠色智慧地產論壇(2019)上,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清勤也發表題為《2019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修訂要點》的主題演講。
以下是主題演講內容:
今天參加會議的有規劃部門、設計部門、地產企業,正是綠色建筑有利推進者。我把《2019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下稱標準)簡單情況做一個報告,為什么要修訂,修訂之后有哪些重大變化,而且有哪些特點。
為什么要修訂?
不忘初心主題活動有一個五大發展理念的學習,把綠色放到里面。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是適用、經濟、美觀,新時期加了“綠色”,這個文件是國務院發的,顯示中央對綠色的重視程度。
“十九大”之后有一個詞新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以人民為中心,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設美麗中國,綠色建筑應該是高質量建筑的體現。
標準在我國對推動綠色建筑起到很大作用,但是也存在問題:
首先,設計標識多,運行標識少。到2018年年底有14000多項,10億平米,大概95%是設計標識,5%是運行標識。當時設計的時候,綠色的措施是落地還是沒有落地好像沒有辦法知道。以人為本體現不夠,我們原來叫“四節一環保”,對與人有關系的內涵或者條目比較少,從“四節一環保”內容環保占百分之十幾,剩下很多是少用。可感知性不足,施工圖要符合綠色建筑要求,老百姓住到綠色建筑中并沒有覺得和普通建筑有多大區別。對建筑領域新技術、新理念反映不夠,健康建筑、全面友好、海綿城市、建筑信息模型等等很多新理念、新技術,老標準體現不夠。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修訂這個標準大原則是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十九大”精神,構建新時代綠色建筑指標體系,要滿足新時代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這是2018年住建部科技司重要的工作,第一項全面提升建筑全過程綠色化水平。推動新時期、新時代高質量綠色建筑發展,要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綠色建筑產品的需要,所以要修訂《建筑評價標準》。
2018年8月14日標準修訂第一次會議啟動,一個月時間,在這之前半年時間做了研究,這個研究把老的“四節一環保”和新的五大性能做了兩套方案對比,報到部里之后,科研課題的專家都覺要按照五大性能,新的指標體系更符合新時代綠色建筑發展的需要。8月14日修訂組第一次會議啟動,一個月時間征求意見稿出來,9月20日,住建部辦公廳發了征求意見的通知。
9月20日-10月20日1300多條意見,這里不包括北京、江蘇、深圳、陜西、上海、地產企業自主召開的征求意見稿的會議,審查會12月1日舉行的,級別很高的審查組。
今年3月13日,住建部發布新的標準,標準號改成2019,中國綠色建筑進入3.0時代。
修訂內容有什么?
要點1:更新評價指標體系,響應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老的“四節一環保”七大指標體系,新的五大性能。我們指標體系參考了國際上很多著名的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德國DGNB,自稱世界第一個第二代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以性能為導向的六大指導,老的標準“四節一環保”沒有包含的內容,這里都有,比如安全耐久根本不是綠色概念,實際上安全耐久是更大的綠色。
英國BREEAM有沒有安全耐久性,和原來老的“四節一環保”不一樣的,“四節一環保”有一些沒有涵蓋,我們新標準中都把它加進去了。安全性、耐久性、垃圾處理都有。
日本CASBEE,耐久性、可靠性,這是日本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內涵。
世界有綠色建筑委員會,有70多個成員國,40多個觀察員。綠色建筑雖然是國際語言,但是各國評價指標體系并不一樣,我們不一定非抄他們的。英國、美國、德國、日本指標體系完全不同,我們五大性能是適合于中國新時代的綠色建筑的評價指標體系。
要點2:重新定義綠色建筑術語,更加強調綠色建筑高質量提醒。最大限度改成實現和自然和諧共生,綠色建筑在保證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節約資源,而不是不考慮人的感受,或者考慮人的感受比較少。高質量建筑加到定義里,綠色建筑就是高質量建筑。
要點3:重新設定了評價的時間節點,保證綠色措施可以落地。2006年版只有竣工驗收,沒有設計標識,后來部里出了文件,為了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增加了設計評價,到了2014版為了適應實際操作需要,把設計評價和運行評價都寫到標準里,指標體系設計不是運行一年之后可以評價,只要竣工以后就可以評價,提高了標準適用性。
要點4:新增綠色建筑等級和全文強制規范協調并兼顧發展不平衡。綠色建筑等級分別為基本級、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國際上大部分是四個等級,我們改成四個等級和國際交流的時候就一個語境下了。我的基本級比普通建筑要求性能更高。到明年39本全文強制規范,基本級控制項和全文強制規范相結合。
要點5:改變了分值確定方法,更簡單了。原來算得分率,現在是加起來就行。
要點6:全裝修。毛坯房沒有資格評星級的,未來全裝修是住宅要求的基本,是全文強制的。
要點7:分層設置性能要求,提高綠色建筑的性能水平。最低得分要滿足30%,第二標準要達到60、70、85,還有特殊要求。新的標準對建筑質量和性能要求更高。
要點8:優化計分評價方式,增強評價方法可操作性。要求每一個評價條文得分項適用于所有建筑類型,這條不能只適用于住宅,這條對住宅和公建都適用,這樣不存在不參評。適應不同氣候區、不同建筑類型,得分出來加起來就行。“四節一環保”有138條,這次把健康、舒適、安全、耐久等等全加進去110條,抓主要矛盾。
要點9:擴展綠色建筑內涵,響應綠色建筑技術發展。我們把一些新技術、新理念,建筑工業化、海綿城市、健康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住建部要建立全國統一垃圾分類標準,響應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
要點10:提高了綠色建筑性能,推進綠色進駐高質量發展。老百姓關心安全、老百姓關心耐久、關心健康、適老、適幼加進去。原來有的條文,我現在要求更高了,原來要求節能型,我現在比原來要求高很多,推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我們試評的時候拿了40多個項目,拿2014年版拿到一星、二星的,到新標準以后基本級都沒有達到。
還有很多新要求,綠色金融這次加了。新能源汽車充電的問題、工程質量缺陷保險制度,北京、海南都要實施。建筑風貌也是額外加分的。
新的標準有什么特點?
創新構建了綠色建筑指標體系,與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統一。
重新定位評價階段,確保綠色技術措施落地。竣工之后才給你證書,畫好的東西,承諾的綠色技術措施沒有落地,就達不到相應等級。
增設綠色建筑等級,擴大綠色建筑覆蓋面。
合理設置評分項的條文,提高了標準簡單易用性。
擴展綠色建筑內涵,與建設科技的發展相適應。
提升綠色建筑性能,促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工作:
1.編寫《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
2.編寫《綠色建筑典型案例集》。
3.啟動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培訓工作。
4.出版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英文版。
5.做好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宣傳工作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2-05【紀要】丁春亞:綠色健康意識對行業的重要性
-
09-12關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修編版)增量成本的一些淺談
-
09-03高端住宅領域進行LEED/WELL認證的價值
-
08-08專家解讀丨錨定減排目標 構筑制度體系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邁入新階段
-
05-23圣潔防水董事長杜昕:丙綸卷材守護者!
-
04-28建筑設計大師徐敏皓:讓綠色成為建筑的“底色”
-
04-15【觀點】從多城公積金加持“綠建”,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
-
03-27碳源原居五恒科技系統何以越來越吃香——采訪綠建領域多面手曹璇
-
01-24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吳景山:我國建筑行業節能降碳已進入“存量與增量并重”階段
-
11-07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訪超高層及綠色建筑專家顧洪平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