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行政樓--申報三星(2)
時間:2013-08-15 13:52:28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3305內容摘要:項目名稱:【江蘇】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行政樓(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三星級)一、工程基本情況1、建筑類型□住宅√公建2、項目進度安排項目立項時間:2010年8月30日完成施工圖審查:2011年9月16日(計劃)開工時間:2012年4月1日(計劃)竣工時間:2013年4月30...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水系統規劃設計、節水措施、非傳統水源利用、綠化節水灌溉、雨水回滲與集蓄利/等情況)
水系統規劃設計:(1)本校區采用二次供水方式,建立校區生活泵房變/給水系統。(2)本工程建筑單體最高日總用水量為 11.5m3/d。給水系統分為傳統水源及非傳統水源,其中生活盥洗用水由傳統水源即校區生活泵房變頻給水系統供給,變頻設備能有效實現節能供水。(3)本工程室內采用污廢合流的排水體制,污水經管道收集后排入校區生活污水管網。(4)校區嚴格執行雨污分流,屋面雨水按重力流考慮,均為內落水,雨水經管道收集后流入室外雨水管網,排放至校區周邊河道。
節水措施及節水灌溉:(1)本項目均采用節水型衛生潔具,滿足《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及《節水型產品技術條件與管理通則》GB 18870的要求。(2)本項目綠化澆灑采用噴灌方式。
非傳統水源利用:(1)本項目采用雨水入滲,校區室外透水地面面積比大于40%,增加雨水滲透能力,減輕排水系統負荷,減少排水徑流量,綜合徑流系數為0.52。(2)本項目設置雨水收集回用:在中心環路內即圖書館、1-7#教學樓周邊場地范圍設置雨水收集系統,經棄流初期雨水后,收集屋面和場地雨水儲存于景觀湖中,用于景觀湖補水。雨水處理機房設在4#教學樓地下室內,抽取景觀湖水處理后用于校區綠化澆灌、道路澆灑等,雨水系統日處理規模為292.5 m3/d。(3)本項目收集學生宿舍區公共浴室洗浴廢水,經處理后用于行政樓、圖書館、教育技術中心沖廁用水,中水系統日處理規模為70m3/d。(4)本項目全年非傳統水源利用率達到72.3%。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預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可循環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況)
(1)現澆混凝土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砌筑采用預拌砂漿;
(2)本項目屬6層以上的高層建筑,鋼混主體結構HRB400級(或以上)鋼筋用量為697噸,作為主筋用量的比例為100%;
(3)在保證安全和不污染環境的情況下,建筑設計選材時考慮使用材料的可再%環使用性能。本項目鋼材、玻璃等可再循環材料利用率可達10.48%;
(4)本項目%自用辦公樓,功能明確,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可減少空間重新布置時重復裝修對建筑構件的破壞,節約材料;
(5)本項目在5~8層部分大空間辦公室采用可拆卸的輕質隔墻,可變換功能的室內空間采用靈活隔斷的比例約為19.5 %。
5.室內環境質量
(日照、采光、通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室溫控制、可調節外遮陽、通風換氣裝置等情況)
(1)本項目平面布局和外窗布置較為合理,外窗玻璃采用低輻射6+12A+6中空玻璃窗,可見光透過率達到0.7,根據室內自然采光模擬分析可知,79.9%的主要功能空間室內采光系數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 50033的要求。
(2)本項目地下室采用光導照明,在地面一層結合景觀設計布置有6套光導照明系統,光導管直徑530mm,導光管采光區域約為368m2,采光區域比例達到地下一層建筑面積的11.6% 。
(3)本項目行政樓夏季迎風面和背風面壓差約為4~10Pa,局部區域達到12Pa以上,具備形成良好室內自然通風的前提條件,可充分利用自然通風潛力改善室內熱舒適性;建筑平面合理布局,外門窗充分開啟時行政樓各層功能房間空氣齡均小于600s,即換氣次數大于6次/h,室內自然通風效果良好。
(4)本項目屋頂采用75mm巖棉保溫,外墻采用50mm厚巖棉保溫板外保溫措施,外窗<用斷熱鋁合金低輻射中空玻璃窗(6+12A+6遮陽型),通過圍護結構結露與防潮驗算,本項目圍護結構熱橋部分內表面溫度高于室內空氣露點溫度,同時,圍護結構不存在內部冷凝,可避免結露、發霉現象。
(5)本項目東向外窗采用鋁合金固定百葉遮陽以及水平挑板遮陽;南向外窗采用水平挑板遮陽、可調節鋁合金機翼(百葉水平)遮陽以及可調節中置百葉遮陽;西向-窗采用固定百葉遮陽,北向外窗采用水平挑板遮陽。其中南向所采用可調節鋁合金機翼(百葉水平)遮陽以及可調節中置百葉遮陽均為手動控制的可調外遮陽形式。
(6)本項目空調區域大、停留人員多且溫濕度要求及使用時間等基本一致的一層會議室采用全空氣低速風道空調系統,過渡季節可實現全新風運行,利用新風滿足室內熱舒適性,減少空調機組開啟時間,實現節能的目的。同時辦公、會議、檔案室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的系統形式,辦公人員可根據舒適性要求靈活調節室溫;
(7)本項目在裙樓一、二層大空間設置空氣質量監控系統的CO2監控點,在地下室設置空氣質量監控系統的CO監控點,空氣檢測系統與風機聯動,系統平臺根據采樣空氣質量,在室內或地下室CO、CO2的監測值達到或超過預設值時,控制新風閥以及風機的開關,來控制室內的空氣質量,以達到最佳。
6.運營管理
(節約資料保護環境的物化管理系統、智能化系統應用、建筑設備、系統的高效運營、維護、保養、物業認證、垃圾分類回收等情況)
(1)本項目行政樓結合建筑功能與項目定位,合理設計び鈧悄蕓刂葡低常根據《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 50314設計有計算機網絡系統、綜合布線系統、語音通訊系統、數字校園公共廣播系統、電子公告及信息發布查詢系統、車庫管理系統、一卡通系統、數字化校園安保聯防系統、樓宇自控及能耗監測、同聲傳譯及會議室系統等,實現設備控ぶ悄芑,能源管理智能化,安全監理智能化及系統運行智能化。
(2)本項目空調ぶ評洹⒐┡、通風、給排水、變配電系統、公共區域照明等均納入BAS系統進行監控或監視;本工程BAS具備機組的手/自動狀態監視、啟停控制、運行狀態顯示、故障報警、溫度監測、濕度監測、控制及實現相關的各種邏輯控制關系等功能。對上述設備進行自動化控制,保證系統高ぴ擻。
(3)項目建成后,在運營過程中將建立完善的物業管理體系,在設備運行だ矸矯孀⒅夭扇〗諛堋⒔謁措施,對辦公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和資源化利用,將為學校行政辦公人員營造高效環保、健康舒適的辦公空間。
2下一頁
- 相關文章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01-082023年綠色建筑優秀案例——南京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
-
11-25綠色公共建筑的形體空間氣候適應性機理及其若干關鍵指標研究綜述
-
10-08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建三星級標準
-
09-09《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深度解析
-
03-01【公建案例】杭州綠色建筑科技館-設計評價標識三星
-
11-08廣州新電視塔-綠建二星
-
08-23上海青浦萬達茂5號樓及底商、5-1商鋪項目
-
07-21同濟大學運籌樓 既有綠色改造(金獎)(項目賞析)
-
07-13東方海港國際大廈(三星+LEED金)
-
07-07上海正帆科技大廈 既有綠色改造(金獎)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