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對于門窗的要求?
時間:2013-08-15 15:06:14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2699內容摘要:門窗作為建筑圍護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擔任了節能的重要任務。門窗面積占房屋建筑總面積的比例約為七分之一,而門窗耗能卻占據了建筑耗能的二分之一以上。門窗的合理應用對于綠色建筑的推廣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因此《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對于建筑中,與門窗應用相關撓τ錳蹩釗縵攏骸 (一)...門窗作為建筑圍護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擔任了節能的重要任務。門窗面積占房屋建筑總面積的比例約為七分之一,而門窗耗能卻占據了建筑耗能的二分之一以上。門窗的合理應用對于綠色建筑的推廣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因此《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對于建筑中,與門窗應用相關的應用條款如下:(一)住宅建筑
4.2.1 住宅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符合國家和地方居住建筑節能標準的規定。(控制項)
4.2.4 利用場地自然條件t合理設計建筑體形、朝向、樓距和窗墻面積比,采取有效的遮陽措施,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一般項)
4.2.10 采暖和(或)空調能耗不高于國家和地方建筑節能標準規定值的 80% 。(優選項目)
4.2.11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總能耗的比例大于 10% 。(優選項目)
4.4.5 將建筑施工、舊建筑拆除和場地清理時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中可循環利用、可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分離回收和再利用。在保證安全和不污染環境的情況下,可再利用的材料(按價值計)占總建筑材料的 5 %;可再循環材料(按價值計)占所用總建筑材料的 10 %。(一般項)
4.4.6 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優先使用利用工業或生活廢棄物生產的建筑材料。
4.4.9 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結構體系。
4.5.1 每套住宅至少有1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當有 4 個以上居住空間時,至少有2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
4.5.2 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設置外窗,窗地面積比不小于1/7 。當一套住宅設有 1 個以上衛生間時,至少有一個衛生間設有外窗。
4.5.3 對建筑圍護結構采取有效的隔聲、減噪措>,臥室、起居室的允許噪聲級在關窗狀態下白天不大于 45 dB ( A 聲級),夜間不大于 35 dB ( A 聲級)。樓板和分戶墻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不小于 45dB ,樓板的計權標準化撞擊聲聲壓級不大于 70dB 。外窗和戶門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不小于 30dB 。
4.5.4 居住空間能自然通風,通風開口面積不小于該房間地板面積的 1/20 。
4.5.9 采用可調節外遮陽,防止夏季太陽輻射透過窗戶玻璃直接進入室內。
(二)公共建筑
5.2.1 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符合國家和地方公共建筑節能標準的有關規定。
5.2.7 建筑外窗可開啟面積p小于外窗總面積的 30% ,透明幕墻具有可開啟部分或設有通風換氣裝置。
5.2.8 建筑外窗的氣密性不低于《建筑外窗氣密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 GB7107 規定的 4 級要求。
5.2.18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總能耗的比例大于 5% 。 (優選項)
5.4.7 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優先使用工業或生活廢棄物生產的建筑材料。
5.4.8 從全生命周期(包括材料的5產、運輸、使用、維護、廢棄、再生利用等)評價并優選所用建筑材料。
5.4.9 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結構體系。
5.5.5 建筑外窗的隔聲性能達到《建筑外窗空氣聲隔聲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 GB 8485 中 II 級以上要求。
5.5.6 建筑室內采光滿足《建筑采光設計標準》 GB T50033 的要求。
以上條款是從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氨;せ肪澈圖跎儻廴鏡冉嵌壤粗貧ǖ摹6雜諉糯暗木嚀逵τ??梢匝由斓介T窗的保溫、隔聲、氣密、遮陽、可回收利用、通風換氣等性能的要求。
- 相關文章
-
-
11-16第27屆西安國際供熱供暖空調通風及舒適家居系統展覽會
-
08-192022第9屆內蒙古國際門窗幕墻展覽會邀請函
-
01-18綠建標準條文對應設計單位相關專業一覽表
-
04-26綠色建筑技術列表(5給排水-6暖通)
-
01-08關于加強湖南省民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相關管理工作的通知
-
12-312020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別墅及商用建筑配套設施博覽會
-
12-27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
12-20廣東省綠色建筑新國標項目實戰型VIP培訓課程成功舉辦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