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綠色建筑技術考察心得體會小結
時間:2014-05-11 12:26:59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福建省住建廳 閱讀:2089內容摘要:[按語]為推動我省綠色建筑工作,現將2010年中國綠色建筑委員會赴澳大利亞考察綠色建筑技術和政策的心得體會予以印發,供各地學習借鑒。中國綠色建筑委員會赴澳大利亞綠色建筑技術和政策考察團,在短短的7天里走訪了布里斯班、悉尼和墨爾本三個城市,考察了一些綠色建筑項目,有社區型項目,社區...[按語]為推動我省綠色建筑工作,現將2010年中國綠色建筑委員會赴澳大利亞考察綠色建筑技術和政策的心得體會予以印發,供各地學習借鑒。
中國綠色建筑委員會赴澳大利亞綠色建筑技術和政策考察團,在短短的7天里走訪了布里斯班、悉尼和墨爾本三個城市,考察\x00一些綠色建筑項目,有社區型項目,社區開發主要以舊區改建為主,也有單體建筑,包括新建項目和既有建筑改造項目。澳大利亞之行整體感覺很不錯,不僅是考察過的綠色\x00筑項目,而且布里斯班的小城風情,悉尼的商業氣息,以及墨爾本的都市風格,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澳大利亞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包括其多樣的建筑風格,歷史文化的保護,技術措施的細節處理等。多樣的建筑風格給大家都形成了一定的沖擊,與國內建筑風格的千篇一律及單調死板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也反映出國外建筑師很多是在進行創意,而國內很多建筑師則是在忙著做工程,當然這也許與我們正處在一個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期有著密切的關系。澳方介紹的布里斯班Showground development再開發項目,悉尼Barangaroo港區開發項目,墨爾本維多利亞海港開發區項目等,建設周期都是10年-20年,有詳細的項目規劃設計方案,開始在建設中。由于建設周期長,市政當局和項目的建設者可以根據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對項目建設做重大調整,從方方面面保證g目的成功。這給予我們一個啟示:適當地放慢建設速度也許更科學合理。澳大利亞各級政府對歷史文化的保護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g比如布里斯班的 Showground 再開發項目,其開發宗旨就是保留當地的文化特色,給后代留下歷史記憶。Showground地塊大約20公頃,傳統上是昆士蘭州舉辦Ekka(賽馬等活動)的場地。Ekka是澳大利亞昆士蘭最重要,也是歷史最悠久的文化活動,為了保護這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加強Ekka的核心地位,同時也是為了順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該社區進行再開發。該項目除保護和加強傳統的Ekka文化活動外,還將吸引商業活動,打造一個綜合的城市復興區,其中包括辦公、居住、商業、展館、旅館和會議中心、教育和文化中心等,與目前的布里斯班CBD區相連接。又如墨爾本的GoodsShedNorth改造項目,上圖為項目外景,是一個廢棄的建造于1889年的古老鐵路運輸倉庫,長達385棉。維多利亞州政府并沒有>單地將倉庫拆除重建,而是花費了很大的氣力,對這棟歷史性建筑進行了保護性開發利用,使物質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保留原建筑結構,使建筑立面完全延續了歷史風格,增加了室內設計的靈活性和人性化。這棟舊建筑經過改造成為了一個相當不錯的現代化辦公場所,下圖為室內空間>片,成為歷史項目生態改造的典范,充分反映了澳大利亞如何重視保護歷史舊建筑,與國內動則大拆大建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不僅僅與保護歷史文化有關,而且是根本的“綠色”。另外,我們考察過的大部分項目都有自己的特色或亮點,如布里斯班邦德大學可持續發展學院教學樓的集成生態設計、Macquarie銀行大樓精致的內部裝修、30 the Bond辦公大樓對天然地形的利用o皇家兒童醫院新院項目內部的人性化設計、CH2墨爾本市政廳大樓的蒸發噴淋冷卻塔和窗墻比的精巧設計、Pixel碳中和建筑的高度技術集成等等。在技術層面上,澳大利亞獲得五星、六星的綠色建筑基本上都采用了遮陽系統、輻射空調系統+地板送風、太陽能光伏板和集熱器、風力發電、熱電冷聯供系統、中水處理系統等。在交流中,澳大利亞綠委會的專家也提到,澳大利亞現行的綠色建筑評估系統主要是“attribute”性質的,沒有強調“performance>。也就是說,一項技術用了就得分,并不深究該項技術應用在具體的這棟建筑上是否能發揮很好的作用。我們的綠色建筑評估標準也有同樣的傾向??赡芫褪蔷G色建筑評級體系的這種導向,導致絕大多數項目采用的技術大同小異,沒有像建筑風格那樣體現多樣性。有些技術明顯地是為了評>“堆砌”在建筑上的。例如安裝在建筑上的風力發電機幾乎就是個擺設,考察過的幾個樓上的風力發電機基本上都沒有運轉。這些風機即使轉動,一年內也發不了多少度電,考慮到它的初投資以及聯網或蓄電成本,很可能效益是負值。推而廣之,可再生能源的集中開發和在建筑中的分散利>,究竟孰優孰劣確實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在考察Barangaroo項目的交流中,我們也問及這樣一個超高層建筑集中的區域,如何實現零能耗和碳中和,答復是:將在澳大利亞的中部荒漠地區建一座大規模的太陽能電站來抵銷Barangaroo地塊上建筑的能耗。這樣的方案或設想,不管最終是否能實現,至少反映出“零能耗”這個概念,不能僅僅依賴建筑本身的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來實現。綠色建筑技術在項目中的集成需要不斷地研究探索。這次考察還注意到澳大利亞的綠色建筑很重視中水利用,一棟建筑的中水水源常常不局限于本棟建筑,而周邊的其它建筑也不再設置中水處理系統。如墨爾本CH2市政廳大樓的中水處理系統還負責收集和處理相鄰街道上的雨水和沖洗用水,既避免了一棟樓中水水源不足,又避免了構建一個龐大的市政中水系統。中l利用應該本著廢棄資源利用的原則,盡量避免大規模的投資和高的運行費用。CH2中水的這種適度規模也許值得借鑒。綠色建筑技術在項目中適用性也與當地氣候條件密切相關。這次考察注意到澳大利亞的綠色建筑“輻射空調系統+地板送風”用的非常普遍。這種模式溫度、濕度獨立控制,有其優越性,但并非任何地方都適合。例如,在又熱又濕的氣候條件下,冷負荷比較大新風去濕量也比較大,這種系統的設計和運行都比較困難。適應當地氣候是推行綠色建筑的一個基本原則。本次考察也有一個小小的遺憾,考察的建筑絕大部分是辦公樓,其他類型的建筑很?。肚铱吹降霓k公樓大都很高檔,敞開式大空間,豪華的室內裝修。也許這也是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均能耗遠高于我國的原因之一吧。(摘自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span>
- 相關文章
-
-
07-14江蘇阜寧創建綠色建筑示范縣
-
07-03福州發布綠色建筑施工圖審查要點
-
07-03天津發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
-
07-02大同市中院獲三星綠建標識
-
06-28蚌埠首個省級示范綠色建筑——“一場三館”
-
06-27標準升級 綠色建筑促節能空調產業發展
-
06-26亞太地區綠色建筑先鋒獎提名名單確定
-
06-25綠色建筑施工驗收有了硬指標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