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排水方式與綠建問題分析
時間:2019-11-09 20:08:16 作者:zyf512478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2342內容摘要:在城市化大范圍的推行的過程中,使得大量的城市建筑出現,并且使得民眾對生活環境的要求在逐漸的提升。綠色建筑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前沿的環保建筑形式,這種類型的建筑項目不但可以縮減能源的使用量,并且在污水的處理方面也更加的先進,這樣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就起到了一定的推動的作用。排...在城市化大范圍的推行的過程中,使得大量的城市建筑出現,并且使得民眾對生活環境的要求在逐漸的提升。綠色建筑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前沿的環保建筑形式,這種類型的建筑項目不但可以縮減能源的使用量,并且在污水的處理方面也更加的先進,這樣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就起到了一定的推動的作用。排水系統設計在綠色建筑中的作用十分的重要,進而受到了民眾的重點關注。節水措施的大范圍的運用是當前建筑設計環節中十分重視的內容。
1建筑節水的重要性分析
1.1現今水資源的發展形勢
借助大量的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我們發現,當前我國的水資源的儲備量十分的匱乏,并且在全球范圍內來說,屬于水源貧瘠的國家。在社會的快速發展的帶動下,使得各個行業得到了明顯的進步,這樣就增加了對水源的需求量,進而導致了國內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越發的嚴重,并且對于社會的穩定進步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威脅。通過對大量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研究我們可以判斷出在上世紀中期的時候,國內的水資源曾經出現過斷流的問題,想要切實的解決水資源緊缺的問題,為國家發展提供有利的支持,需要我們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來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1.2綠色建筑節水的意義
(1)節水措施并不是簡單的對用水量加以控制,而是借助高效的方法來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結合實際需求來切實的對水資源實施分配,這樣就可以有效的節省水資源的使用量,更好的避免資源損失。就現如今的城市發展情況來說,需要將節水當做是當前最為關鍵的研究課題,充分的聯系現實情況來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然而綠色建筑工程中的節水措施就是借助前沿的環保思想,從不同的途徑來實施水資源的節約工作。(2)詳細的來說,綠色建筑中的節水工序集中凸顯在:縮減工程建造中使用到的水資源。借助切實有效的方法來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控制避免發生無效水資源利用的情況。想要更好的實現上述目標,需要我們在開展綠色工程建造工作的時候,加大力度來實施供水管道等諸多機械的檢核工作的效率,有效的控制設備的磨損率,利用專門的節水機械,控制水資源的浪費。結合實際情況實施高效的污水處理,保證水資源能夠循環加以利用。針對綠色建筑設計實施切實的管控,嚴格遵照規范要求來執行節水措施。
1.3建筑節水的目標及其具體要求
(1)由于現如今國內水資源嚴重的匱乏,進而導致綠色建筑節水工作越發的受到人們的重視。綠色建筑想要更好的施展出其實際的影響力,需要充分的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高效的資源利用方案,更好的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最終達到節省水資源的目的。其次好需要充分的聯系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高效的實施廢水處理以及二次利用。借助對國內當前綠色煎熟中水資源實際情況以及弊端實施綜合的分析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當下綠色建筑節水工作的核心工作集中在提升節水設備以及節水系統的切實性方面。增強生活用水以及降水的收集,并且將其實施切實的利用。在確保水環境達到均衡的狀態的條件下,對水環境實施全面的設計,確保建筑施工工作的按部就班的進行。(2)我們以綠色住宅建筑設計為實例來說,其關鍵問題集中在,在實施設計工作的時候,全方面的收集信息資料促進設計方案切實性的提升,避免發生資源的浪費。供水系統的設計工作需要充分的聯系地區供水情況來實施高效的設計,確保水源供應的穩定性。就高層建筑結構來說,在實施供水系統設計工作的時候,各項參數不僅需要達到既定的標準要求,并且還需要確定達到基本的節能環保的標準。在針對供水設備實施挑選的時候,務必要確保其質量以及性能,并且需要秉承縮減能源的原則,對于水資源十分匱乏的地方,需要提升生活用水的使用效率,借助將廢水進行收集處理,加以二次利用的形式來提升水源地利用率。
2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中水資源浪費問題分析
2.1中水利用率有待提高
人們通常所說的中水其實質就是在專業的技術對其加以加工,并完成第排水的科學化的處理,最終達到既定的水質標準水平。在規定的范圍內來高效的利用非飲用水。結合現如今建筑行業內部的實際用水情況,我們可以判斷出在建筑整體排水量中占比最大的是居民的生活用水,并且大部分是寫字樓以及大規模的建筑結構中的污水排放。因為人們對于中水的基礎知識的了解不全面,再加上法律條文的限制,進而綠色建筑排水設計中中水的使用效率十分的低下,很多的生活廢水以及降水沒有加以利用,這樣就導致了大量的水資源的浪費。
2.2給排水配件設計缺乏合理性
充分的聯系實際情況來對排水部件實施切實高效的設計,對于完善綠色建筑給排水系統的穩定運行是非常有助益的,并且可以確保綠色建筑能夠達到既定的效果。但是,現如今在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工作的開展中,閥門和管道等結構存在部件設計不達標的情況,進而造成了大量的水資源的浪費的情況的發生。很多的建筑給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實際安裝中所選擇的閥門以及管道系統的部件質量較差,在后期長時間的使用中往往會出現質量問題。其次,如果給排水這幾中管道和閥門之間的連接效果存在一定的問題,就會導致整個系統出現漏水的情況,進而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源的浪費。
2.3熱水系統設置缺乏有效性,未對水壓進行有效控制
在社會迅猛發展的帶動下,使得民眾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這就對綠色建筑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筑項目的建造中務必要設計熱水系統。但是很多的綠色建筑設計工作的開展中更是重視的是系統運行的循環作用,其次取水點以及熱水器之間的間距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的情況,進而也會導致資源浪費問題的發生。其次,很多的綠色建筑設計環節中沒有充分的聯系實際情況來針對排水系統實施高效的設計,進而造成系統中的最底層的配水點的靜水壓長時間不能達到正常的狀態,進而對水壓控制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嚴重的制約,無法為民眾的生活提供基礎的需要。
3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節水措施
(1)就以往陳舊的建筑給排水系統中的節能閥門結構來說,其整體質量以及技術結構通常不猛保證長時間的為建筑給排水系統發生漏水,水資源供應量不足的問題實施切實的管控,進而從綠色建筑排水設計來說,在實施排水設備閥門結構的挑選工作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避免出現損壞的問題,需要利用最為前沿的新型合成物料生產的管道,這類管道不僅質量較好,并且在節能方面的表現也是較好的[6]。可以有效的規避超壓流出的問題,并且可以促使整個建筑的水資源的節約達到最大化。(2)參照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中所涉及到的節水方法對水泵系統的運行系數實施科學的設計,在確定調節水箱供水形式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選擇運行效率較高,節能效果較好的變速水泵。變速水泵最為突出的優越性就在于可以完成自動調節,其可以有效的規避在供水系統中由于水資源的供應不足而導致的水源和電能的浪費。在引用到熱水供應系統中的時候,可以結合水泵自動控制技術使用多種檢測設備以及多種新型的感溫物料,促使循環水泵在實際運轉的時候可以借助變流量揚程自動控制系統能夠高效的完成與之距離較遠的位置的配水點實施感溫部件的安裝,保證信號在傳輸到循環水泵控制系統的時候,可以充分的聯系水文情況來實現對水泵的管控,促使其運行狀態可以結合熱水循環配水來加以調節,最終實現既定的電能節約的目的。并且可以保證熱水供應在水溫達到規范要求的時候才可以實施注流,這樣就能夠更好的節省冷水資源。(3)有效的消除陳舊形式的給排水設計中使用金屬管網的情況,借助新型的管道材料為綠色建筑排水管道,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因為金屬管道材料的生銹問題或者是結構的損壞而導致發生水污染的情況。(4)以雨水降水量較密集地區,大型商場等跨度規模較大建筑為例,結合綠色建筑理念,對其給排水系統進行相應的補充完善設定,通過設置貯水池來開拓新的水源,對雨水進行一定的收集,在經過一定質量上的處理后使其水質達到相關政策使用標準,對貯存水進行合理供應利用。在傳統設計中一般對建筑都是采取防雨水設計,雨水通過管道直接匯集并排放至地下管道最終流入河流中,這便使得大量雨水資源被浪費。因此以綠色建筑為前提來對給排水設計進行一定的補充完善措施,建立可供儲存的雨水池和相關配套處理回用措施,使其在收集到足夠雨水后,相關設計人員在第一時間能夠將雨水進行一定的處理,輔以對應供水利用系統的細化,使其形成完美的循環作用,讓建筑在最大化節省水資源情況下為其后續可持續發展提供前提條件。
4結語
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節水措施應用,不僅能夠滿足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的需求,還能夠保證生態環境的平衡,實現水資源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要結合地區的特征,選用合理的節水技術和材料,保證各環節功能性的充分發揮,優化給排水系統的節能效果,進而實現我國節能減耗目標。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