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中新科技城幼兒園(三星級)
時間:2013-08-23 12:35:50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2258內容摘要:項目名稱:【蘇州】中新科技城幼兒園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三星級一、工程基本情況1、建筑類型√公建2、項目進度安排項目立項時間:2010年08月03日完成施工圖審查:2011年2月17日開工時間:2011年04月(計劃)竣工時間:2012年08月增量成本情況(小數點后保留兩位)...項目名稱:【蘇州】中新科技城幼兒園
申報綠色建筑 設計標識等級:三星級
一、工程基本情況
1、建筑類型 √公建
2、項目進度安排 項目立項時間:2010年08月03日
完成施工圖審查:2011年2月17日
開工時間:2011年04月
(計劃)竣工時間:2012年08月
增量成本情況(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項目建筑面積(平方米):5745
為實現綠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資成本(元):251萬
綠色建筑可節約的運行費用(元/年):183,945.30
注:節約的費用=(1-相對參照建筑的能耗比例)×參照建筑能耗×取費電價=(1-69.4%)×1092795.63×0.55=183,945.30
二、工程概況(工程性質、工程投資、用地面積、建筑面積、結構形式、開發與建設周期、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等情況)
本項目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科意路東、緯五路北,用地面積為9076㎡,總建筑面積約5745㎡;建筑基地面積2213,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5395㎡,地下1層,地上3層,建筑高度10.8m,由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工程建設a理有限公司代建。
建筑周期:立項時間2009年11月,開工時間 2011年4月,計劃竣工時間 2011年8月;預計投資2200萬元。
設計解決的主要問題有:
1. 建筑規劃設計時,采用模擬技術,保障室外風環境,不影響室外活動的舒適性和建筑通風;
2. 地下室冷熱源機房和頂層活動室采用光導管系統;入口門廳設計自然采光通風的高側窗,實現自然采光、自然通風,降低照明和通風能耗;
3. 本項目為乙類建筑,摺督蘇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節能率為50%,但應綠色建筑(三星級)要求提高到甲類節能率65%;風雨操場全空氣系統可實現全新風運行并可調新風比;采用全熱交換式新風機組滿足新風需求;活動室設置CO2濃度監控系統;設置分項分區域計量(水、電、燃氣及空調用能)及能耗監測系統;
4. 屋面及道路雨水的收集并用于綠化、道路清洗和入室沖廁等;
5. 采用粉煤灰加氣砼砌塊、高性能鋼筋等綠色建材,金屬、幕墻、玻璃、可循環材料比例占建筑材料總用量的比例高于10%;
6. 在建筑的西、南立面設置活動外遮陽,以減少入射陽光得熱量,達到降溫效果,改善室內熱環境;
7. 采用地源熱泵系統,以可偕能源滿足建筑采暖、空調及熱水需求;
8. 項目的智能化系統包含:通信網絡系佟辦公自動化系統、照明控制系統、小型氣象站及節能展示系統、能耗監測系統、建筑機電系統的遠程實時監控。
三、評價內容簡介
1.節地與室外環境
(選址、用地指標、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室外環境(聲、光、熱)、出入口與公共交通、景觀綠化、透水地面、舊建筑利用、地下空間利用等)
選址及用地指標:項目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科意路東、緯五路北,用地面積為9076㎡,總建筑面積約5745㎡;建筑基地面積2213,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5395㎡,地下1層,地上3層,建筑高度10.8m,
室外環境:項目在規劃設計時,采用模擬技術,保障室外風環境,室外風速控制在(0.5~3.5)m/s范圍內,不影響室外活動的舒適性和建筑通風;項目北向無居住建筑,不存在日照影響;用地范圍內也不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標的污染源;
公共交通:幼兒園主出入口朝向西北,由出入口進入,往北是幼兒園教室,往南是辦公后勤區。兩部分功能通過入口大廳聯系在一起。廚房的貨運出入口設在主體建筑的南側,與幼兒園的主出入口分離開。主入口500米內設有169、238等兩路公交。
景觀綠化:采用鄉土植被的復層綠化、垂直綠化。場地綠化面積達到3321㎡;門廳外墻采用垂直綠化,采用鍍鋅方管作為骨架,PVC板內嵌種植袋,主要種植金葉佛甲草和紅葉佛甲草,t架上緣設置滴箭提供垂直綠化的灌溉,綠化面積62.6㎡;
透水地面:場地透水地面面積為3321㎡。其中:綠地(不含喬灌木下綠地)面積2790㎡,灌木面積為531㎡。項目總用地面積9076㎡,建筑占地面積2196㎡,室外透水地面面積比=室外場地透水地面面積/室外場地面積=48.3%>40%;
地下空間利用:地下建筑面積與建筑占地面積之比為15.5%>15%,地下室作為設備機房。
2.節能與能源利用
(建筑節能設計、高效能設備和系統、節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建筑節能設計:本項目為乙類建筑,按《江蘇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節能率為50%,但應綠色建筑(三星級)要求提高到甲類節能率65%;采暖空調系統按《江蘇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GJ32/J96-2010m設計; 門窗幕墻采用高透光率的雙層中空Low-E玻璃,型材選用斷熱鋁合金型材、外遮陽系統。建筑外窗可開啟面積不小于外窗總面積的30%,建筑幕墻在每個獨立空間均具有可開啟部分,各朝向平均開啟面積比例達到58.29%;采用垂直綠化,強化外圍護結構隔熱性能;采用帶熱回收生活m水的地源熱泵系統滿足衛生間和廚房熱水需求。
高效能設備和系統:機電設備全部采用高效節能設備;項目采用地源熱泵系統,以可再生能源滿足空調采暖需求,同時全年提供生活熱水;風雨操場全空氣系統可實現全新風運行并可調新風比;采用全熱交換式新風機組,降低新風能耗;活動室等區域設置7套CO2濃度監控系統;空調水系統循環水泵輸送能效比、風機最大單糠緦亢墓β屎涂盞鰨ú膳)水管(風管)絕熱材料厚度均滿足設計標準要求;設置分項分區域計量(水、電、燃氣及空調用能)及能耗監測系統;生活水泵采用恒壓變頻供水泵;
節能高效照明:全部采用節能燈具;公共區域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對走道及室外照明等系統進行集中控制;
能量回收系統:采用全熱交換式新風機組滿足新風需求;回收制冷主機冷凝熱提供生活熱水;
可再生能源利用:采用地源熱泵系統作為整個項目空調采暖的冷熱源,并在全年提供生活熱水。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水系統規劃設計、節水措施、非傳統水源利用、綠化節水灌溉、雨水回滲與集蓄利用等情況)
水系統規劃設計:該項目用水定額依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計算。一、二層局部用水采用市政管道直供,衛生間內洗浴用水采用箱式疊壓泵站供給,沖廁用水由室外雨i回用裝置供給;收集屋頂和道路雨水回用;其他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最終接至城市污水廠;供水設備及管道、配件:水泵選用高效水泵,采用高效低耗的變頻設備;生活給水管采用薄壁不銹鋼管;閥門選用全銅閘閥;給水立管頂部設自動排氣閥,以排除管網積氣;生活供水設備的基i設置減震裝置,設備與管道之間采用柔性連接;
節水措施:全部設備與用水器具均選用節水型設備與器具;
非傳統水源利用:采用雨水積蓄及利用技術,收集屋面及道路雨水,并集中處理,用于室外綠化、道路清洗、冷卻塔補水和入室沖廁等用途,水質達到回用標準。非傳統水源利用率為49%>40%;
綠化節水灌溉:場地采用自動噴灌系統、垂直綠化采用滴箭滴灌;
用水計量:各類用水(含廚房、中水用水及自來水補水等)設置分項計量水表;
雨水回滲與集蓄利用:采用雨水積蓄及利用技術,收集屋面及路面雨水及優質雜排水,并集中處理,用于室外綠化、道路清洗、入室沖廁和冷卻塔補水等用途,水質達到回用標準。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預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可循環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況)
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風雨操場采用型鋼結構體系,降低了結構體系中不可循環材料的混凝土的消耗;
預拌混凝土使用:項目100%采用預拌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鋼筋使用:項目為3層建筑(6層以下)不參評;
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設計階段不參評;
可循環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選材上盡量采用環保節能的綠色建材,主是金屬型材、玻璃、脫硫石膏輕質隔墻、陶瓷、管材、地毯、亞麻油卷材、涂料、粉煤灰加氣砼砌濉⒒電金屬管材等,可再循環材料比例10.6%>10%。
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裝修設計在土建施工前完成,土建為裝修和安裝工程已預留各類孔洞、設備管井及荷載等;裝修不破壞已有的建筑構件和設施。
再生骨料建材:無。
5.室內環境質量
(日照、采光、通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室溫控制、可調節外遮陽、通風換氣裝置等情況)
日照、采光:局部幕墻設計,門廳設置采光通風的高側窗,使75%簧希83.8%)區域滿足采光要求。在地下室設置2套570mm直徑的光導管;
通風:本荒孔勻煌ǚ緦己茫主要空間幕墻均具有可開啟扇;門廳設置采光通風的可開啟式高側窗,實現自然通風、自然采光,降低照明和通風能耗;
隔聲:外立面幕墻及門窗玻璃采用雙層中空Low-E玻璃,建筑內隔墻采用以廢棄物生產的粉煤灰加氣砼砌塊,有較好的隔音效果;有噪音的設備機房內墻及吊頂內側貼穿孔板吸聲結構:并采用隔音門;
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建筑圍護構件的性能滿足江蘇省現行《江蘇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GJ32/J96-2010)的要求,圍護結構均采用保溫措施,避免冬季外圍護結構內表面結露現象的出現;
室溫控制:教室、活動室、活動室、接待室及辦公室末端采用風機盤管系統;大開間風雨操場采用集中式空氣處理機系統,可根據室溫設定值調節送風溫度;
可調節外遮陽:西、南立面外共計設置268㎡活動百葉卷簾遮陽,以減少入射陽光得熱量,達到降溫效果,改善室內熱環境;
通風換氣裝置:活動室等區域設置7套CO2濃度監控系統與通風系統聯動;
6.運營管理
(節約資料保護環境的物化管理系統、智能化系統應用、建筑設備、系統的高效運營、維護、保養、物業認證、垃圾分類回收等情況)
節約資料保護環境的物化管理系統:設計階段不參評;
智能化系統應用:本工程智能化系統設計包含:綜合布線系統、網絡系統、通訊系統、安全防范系統、校園智能播控系統、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電子屏顯示系統、室內控制質量監控系統、分項計量(水、電、燃氣)及能耗監測系統、機電設備自動遠程監控及節能提示系統等
建筑設備、系統的高效運營:各類暖通、給排水及電氣的設備和管道的設置集中布置于公共區域,設計及施工時考慮到維修、改造和更換的便利性,將各類檢修口和機組檢修操作面均在人員容易接觸的高度或設計有爬梯等輔助設施;
維護、保養、物業認證、垃圾分類回收:設計階段不參評;
分項計量及能耗監測系統:本項目為自用教學樓,無需計量收費,實施分項計量及能耗監測系統以期加強用能管理。采用數字式具有數據遠傳功能的智能電表,實施分項計量及能耗監測系統以加強用;管理,計量參數包括:冷熱源冷熱量、輸配系統、照明、辦公設備和動力等用電量、廚房用氣量等。
- 相關文章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01-082023年綠色建筑優秀案例——南京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
-
11-25綠色公共建筑的形體空間氣候適應性機理及其若干關鍵指標研究綜述
-
10-08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建三星級標準
-
09-09《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深度解析
-
03-01【公建案例】杭州綠色建筑科技館-設計評價標識三星
-
11-08廣州新電視塔-綠建二星
-
08-23上海青浦萬達茂5號樓及底商、5-1商鋪項目
-
07-21同濟大學運籌樓 既有綠色改造(金獎)(項目賞析)
-
07-13東方海港國際大廈(三星+LEED金)
-
07-07上海正帆科技大廈 既有綠色改造(金獎)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