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10億平方米綠色建筑該如何落實
時間:2013-08-28 16:17:26 作者:www.dlfzw.com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閱讀:1221內容摘要:【導讀】:伴隨著國家層面密集出臺的綠色建筑政策,綠色建筑認證服務提供商的業務日漸火爆起來。“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的目標,惹人垂涎,但新標準懸而未決之下,如何才能走下圖紙,綠色成真?“提供綠標認證、LEED認證,擁有全國范圍內1500余項目案例…辛磽夤...【導讀】:伴隨著國家層面密集出臺的綠色建筑政策,綠色建筑認證服務提供商乙滴袢戰セ鴇起來。“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的目標,惹人垂涎,但新標準懸而未決之下,如何才能走下圖紙,綠色成真?
“提供綠標認證、LEED認證,擁有全國范圍內1500余項目案例……另外公司提供自主研發的‘星級住宅評價標準’體系,強調一種檔次與奢華。”一家綠色建筑認證服務提供商的工作人員流利地向記者推銷著該公司的業務。
伴隨著國家層面密集出臺的綠色建筑政策,綠色建筑認證服務提供商的業務日漸火爆起來。“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的目標,惹人垂涎,但新標準懸而未決之下,如何才能走下圖紙,綠色成真?
一成通過運營
全國700多個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僅有10%通過運營認證。
這是同濟大學程大章教授對住建部所公示綠色建筑項目的分析中得出的結果。國內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分為兩種,設計標識和運營標識。申請設計標識只需要完成設計圖紙即可,而后者則需要在建筑運行一年之后才可申請。這意味著,剩下90%的所謂“綠色建筑”僅是停留在圖紙上,還有待運營認證。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
目前世界范圍內,建筑能耗占社會能耗的39%,超過工業能耗和交通能耗。
今年年初國務院下達國辦發 [2013]1號文,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了《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其中城鎮新建建筑需嚴格落實強制性節能標準,“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到2015年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
這表現出我國政府推廣綠色建筑的決心,但這10億平方米究竟是“設計”還是“運行”,程大章表e,“還不太確定,但按照運營標識的標準來看的話,達到這個目標有些困難。”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其中強調了要“梳理全壽命期理念”和“建設運營”。
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環境服務部綠色建筑服務經理董鵬告訴記者,全生命周期應該包含了設計、施工和運營的整個過程。但目前來看,不僅在中國,全世界范圍內,都存在著普遍的設計和運營脫節的情況。即便是獲得美國的LEED“金級”和“白金級”標識的部分項目,也有很多存在著實際運行的能耗要遠遠高于設計能耗。
新標準懸而未決
為什么會產生如此大的數量差異?
程大章解釋道,一個原因是部分項目仍然在建,還沒有投入運營;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開發商在設計進程中拿到了綠色建筑的設計標識,其后的運營主體—物業管理機構或住宅業主往往對綠色建筑不了解,要么不知道如何運營,要么就是成本太高,運營不起。
比如,現有綠色建筑管用的幾項技術中,光伏發電本身造價就很高,但運行不穩定,需要經常維修;再如,餐廚垃圾處理器,因為很多國內的用戶沒有垃圾分類的意識和習慣,幾十萬元的設備,最p形同虛設。
董鵬告訴記者,在他所接觸的案例中,確實存在不少開發商不顧實際需要,只是為了滿足評價條款,逐項拼湊了很多可以加分的綠色技術在一個建筑之中。
僅做設計認證確實有助于開發商拿到所希望的“星級認證”,真正到運行的時候,卻難以持續。但是,某些政府建筑、央企和大型地產商為了體現自己的社會責任,也有一些綠色建筑項目通過了運營認證,程大章說。
程大章的一項研究表明,公共建筑物生命期成本分析,建設費實際上僅占15%,能耗費占27%,設施更新費占23%,清潔費占20%,修繕費占15%。
投入的效益如何,增量成本如何回收,目前有著各式各樣的計算和說法。有些是以理想的計算值來說明效果,如節能效果分析,有些是忽略運行投入來得出增量成本的回收期,有些則是回避了具體的經濟分析。
“我們追求建成了多少綠色建筑,但是要核查綠色建筑的運行效果是否達到了設計目標,尤其是綠色措施出現問題時,建設者和管理者往往相互推諉。”程大章表示。
而董鵬認為,想要改善施工和運營階段的能耗問題,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也關乎技術。目前,很多項目施工過程中因為設備調試不當,導致設備運行不能實h最優化。“同樣的設備,沒有進行系統的調試,效率差異能達到30%~50%。“未來綠色建筑并不是高科技的簡單堆砌,未來真正需求是什么,配置裝上之后,是不是達到了我想要的效果?”董鵬對記者說。
與此同時,德國慕迪國際規劃設計公司總經理聞浩南表示,因為標準不高,想要達到現行的“一星級”標準,實際上有多種“手段”可以實現,而這些所謂的“手段”絕非真正“綠色”。
按照現行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要求,對宅建筑和公共建筑都相應制定了一系列節能環保的控制項,然后按照建筑所滿足控制項的數量,劃分為三個等級,通常稱之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三星級”是最高標準。
“一星級的認證只需要通過一些模擬、計算、分析等書面上的工作,就是說對技術要求不高,也就是說需要上馬的設備并不多,比較好達標。” 上述綠色建筑認證服務提供商的工作人員就曾這樣告訴本報。
“現代建筑一個最大的問題在于過分強調可持續性,甚至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但反映到實際中,卻僅僅是為了達到一些所謂的綠色評價體系,而不是看是否經過縝密的研究設計所產生的結果。”和新城建筑事務所設計師周有為(Yuval Zohar)告訴記者,最成功的建筑,并不是一定要最節能的,或者用更多的可循環的材料,而是把各種技術有效地綜合在一起,形成的效果比簡單疊加還要大。
目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修編版)已經完成報批,預計年內能夠批準發布,程大章告訴記者,新標準將對現行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06版)的一些技術漏洞進行修正。“新版標準鼓勵科學合理地設置綠色節能措施,因為并不是每一項技術措施都適合所有地域的建筑。”他說,某些評價指標的數值也進行了修改,嗵謇此蹈為嚴格。
補貼該補給誰?
綠色建筑建設需要一定的增量成本,來實現節能和環保的目標。因此,說起綠色建筑,往往給人的印象停留在z端的商務樓宇和住宅中。
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今年發布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政府投資的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建筑,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機場、車站、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因此,國家對于二星級綠色建筑實行45元/㎡,三星級80元/㎡的補貼。此外,各省市等地方政府也l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額外給予不同金額的補貼。比如說,山東省還將對一星級綠色建筑補貼15元/㎡,二星級30元/㎡,三星級50元/㎡。
但一部分業內人士卻對這一激勵方式提出質疑。聞浩南就認為,這幾乎是“最不明智的”。“這種金額的補助,對于開發商來說是杯水車薪。”聞浩南對記者說,在他做市場推廣的過程中發現,除了幾個一線的房地產開發商,中國絕大多數的開發商對真正意義上的節能環保建筑并不感冒。
“正確的激勵方式,應當是給終端的購房者補償,并且通過政府的引導和宣傳,告知他們,購買綠色建筑對環境、對身體健康有怎樣的好處,給他們算一筆賬,在未來的使用中,綠色住宅能夠帶給他們怎樣的實惠,再加上經濟上的補貼,消費者才會去選擇好的建筑,開發商才會去建造好的建筑。”聞浩南說。
但程大章認為,雖然補貼有限,其意義更在于政府的導向,如果中國興起現代城鎮化建設的p建建筑都能達到綠色建筑標準,那將是對人類發展的巨大貢獻。
(p源:第一財經日報)
- 相關文章
-
-
12-30綠色建筑是房地產企業當下轉型的重要抓手
-
12-29“綠建評價軟件北京模塊”規范高品質住宅綠建生產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04從綠建評價軟件“上海模塊”與“江蘇模塊”成“爆款”現象中看綠建市場新變化
-
11-22第九屆中國-亞歐建筑建材博覽會
-
11-19加碼碳中和,雄安綠色建筑擔當“先行者”
-
11-182022中國國際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展覽會-雙碳新引擎 能耗超低 建筑變綠
-
11-12《綠建設計評價軟件》更新上海地標版本2021年11月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