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東源商廈
時間:2013-07-21 12:20:25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2225內容摘要:項目名稱:杭州東源商廈1、建筑類型√公建2、項目進度安排項目立項時間:2010年9月19日完成施工圖審查:2010年9月27日(計劃)開工時間:2010年7月15日(計劃)竣工時間:2012年9月30日項目建筑面積(平方米):45935為實現綠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成本(元):2351...項目名稱:杭州東源商廈
1、建筑類型 √公建
2、項目進度安排
項目立項時間: 2010年9月 19日
完成施工圖審查: 2010年 9月 27日
(計劃)開工時間: 2010年 7月 15日
(計劃)竣工時間: 2012年 9 月 30日
項目建筑面積(平方米):45935
為實現綠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成本(元):2351850
綠色建筑可節約的運行費用(元/年):105800.63
二、工程概況
工程性質:新建商業綜合性建筑;
工程投資:工程總投資為12736.69萬元
申報用地面積:用地面積17920平方米
總建筑面積:4593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3422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1715平方米。項目主要設計功能為小區商業配套用房。一、二層及三層局部為餐飲、娛樂、商鋪等,三層及以上為商務辦公,地下共一層,為車庫及生鮮超市。
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開發與建設周期:2010 年 7 月--- 2012年 9 月
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
本項目設計之初就定位為綠色建筑,按照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設計,合理采用相關綠色生態節能技術,根據項目自身特點,因地制宜打造符合杭州地區發展和應用的綠色一星級建筑,融合圍p結構保溫隔熱體系、屋頂綠化、垂直綠化、透水地面、熱回收技術、雨水回收利用、節能照明、節水灌溉、智能化控制等綠色生態技術為一體。
三、評價內容簡介
1.節地與室外環境
(選址、用地指標、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室外環境(聲、光、熱)、出入口與公共交通、景觀綠化、透水地面、舊建筑利用d地下空間利用等)
(1)選址:
本項目位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多藍水岸小區的東北角。項目范圍為東臨沿江大道及沿江景觀帶,南側及西側均為多藍水岸小區住宅樓,北臨10號大街。本項目共6層,主要設計功能為小區商業配套用房。
本項目所征地現狀為雜草地,污染因子較少。平整后原有污染隨之消。故不存在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
根據區域地質與場地穩定性分析,擬建場為穩定場地,適宜本工程建設。
本工程所在區域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場地特征周期為0.45s。本工程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場地土,建筑場地類別為Ⅲ類。本場地屬對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采用兩路10KV電源從城市電網引入,10KV電源采用電纜進線方式,雙路常供,10KV主接線采用單母線分段的接線方式。地下室設置專用變電所及公用變電所各一座,專用變電所供商業、地下室用電,公用變電所供3-6層辦公用電。變電所位于地下一層,整體基本無電磁輻射影響。
根據土壤氡檢測報告,場地內16個測點,土壤氡濃度小于國家《民用建筑工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的規定。
本項目周圍主要為民宅和商辦建筑。不含其它火、爆、有毒物質等。
(2)出入口與公共交通:
交通流線組織便捷、人車分流設計;出入口到達公共交通站點的步行距離不超過500m,公交站點1個,公交線路1條,公交線路名稱為: 373路。
(3)室外環境(聲、光、熱):
本項目北側10號大街屬交通干道,執行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中4a 類標準要求,其余場界執行1類標準要求。
一至三層商業局部采用大分格明框玻璃幕墻系統,三層及以上主采用鋁合金玻璃外窗的形式,選擇高透射率玻璃,緩解幕墻光污染,幕墻反射比不大于0.3。
景觀照明可調投射角度,防眩目,無直射光射入空中,對周邊項目無光污染干擾。綜合考慮細部構造設計、廣告位布置及控制夜景泛光照明。
日照分析:本項目為六層商業項目,經日照分析,本項目建設后,周邊現狀住宅壩兄鞒向居室窗臺大寒日累計日照時間滿足2小時,符合規劃設計要求。
(4)景觀綠化:
本項目采用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整個建筑屋面成階梯狀,選用本土綠化物種,并采用包含喬、灌木、草相結合的復層綠化。屋頂綠化面積占屋頂可綠化面積的31.14%。
(5)舊建筑利用:
根據現場勘察,本地塊為空地,且本項目為新建項目,無尚可使用的舊建筑。
(6)地下空間利用:
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地下共1層,地下空間主要功能為商業用房、地下車庫、雨水處理機房、設備用房等。地下建筑面積與建筑占地面積之比為135.3%。
2.節能與能源利用
(建筑節能設計、高效能設備和系統、節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1)建筑節能設計:
本建筑朝向、窗墻比和體型系數滿足公共建筑節能標準規定o求。
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符合現行國家和地方公共建筑節能標準的規定。
(2)高效能設備和系統:
空調冷熱源采用變冷媒流量(VRV)系統。空調系統的冷熱源機組能效比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第5.4.5、5.4.8及5.4.9條規定。
選用巨人通力節能電梯,節能率大于30%。
(3)節能高效照明:
本項目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規定的現行值。公共場所照明均采用小型節能燈管或環型熒光燈管,汽車庫采用直型熒光燈管,所有燈具采用電子鎮流器,功率因素不低于0.9。商務公共走廊、電梯廳除應急燈以外的燈采用人體感應控制方式e
(4)建筑外窗可開啟面積不小于外窗總面積的30%,建筑幕墻具有可開啟部分。
(5)分項計量:
各業態除設置供電部門電業計費總電能計量要求外,對商業、物管、商務辦公室、公共區域用電分別進行專用電能計量裝置。
(6)設置全熱交換器滿足新風需求,利用排風對新風進行預熱處理,降低新風負荷。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水系統規劃設計、節水措施、非傳統水源利用、綠化節水灌溉、雨水回滲與集蓄利用等情況)
(1)水系統規劃設計:
在方案、規劃階段制定水系統規劃方案,統籌、綜合利用各種水資源,衛ㄓ盟定額的確定、用水量估算及水量平衡、給排水系統設計、節水器具、非傳統水源利用等。
公共沃給水排水系統的規劃設計符合《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5等的規定。
室外給水:從10#大街及沿江大道的市政管各引入一根DN200進水管,夏季高峰水壓不小于0.2Mpa。
室內給水系統:一至二層商鋪,餐飲,辦公,娛樂,以及三層的健身利用市政水壓直接供水;三層至六層的辦公采用生活加壓變頻供水設備供水,達到節能要求。
生活用水部分設總水表計量。各商鋪、餐飲、娛樂用房、健身以及三至六層辦公一戶一表,由物業抄表。
區域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道路雨水采用有組織排放,道路雨水由雨水口收集至雨水檢查井,區域雨水經管道收集后分散、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生活污水排放量約為322.11m3/d。區域內生活糞便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就近排至市政污水管網內。餐飲o含油廢水經過隔油池處理后就近排至市政污水管網內。室內污、廢分流,屋面雨水采用有組織排水,收集后經過處理再用于綠化灌溉等用。地下室集水坑排水設潛污泵提升排出。
(2)節水器具:本工程所配置生活用水器具采用節水型衛生器具,其產品的技術性能應符合《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2的要求,給排水配件采用銅鍍鉻成套配件。衛生間蹲式大便器、小便器采用感應式沖洗閥,座便器沖洗水量小于6L/次。
(3)雨水收集與利用:
收集屋面雨水,在地面設置收集環管,雨水收集至蓄水池,總蓄水容積約205 m3,設于地下室,收集的雨水經處理后用于景觀補水、綠化澆灑及道路澆灑。
(4)綠化澆灌采用節水灌溉。采用滴灌和樹木根部灌水(涌泉灌)相結合的灌溉方式。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預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可循環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況)
(1)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
建筑造型要素簡約,女兒墻高度為0.6m,未超過規范要求2倍。
(2)預拌混凝土使用:
現澆混凝土100%采用預拌混凝土。
(3)可循環材料的使用:
本項目可再循環材料包括鋼材、銅、木材、鋁合金型材、石膏制品、玻璃,可再循環材料占建筑材料總重量的10%以上。
5.室內環境質量
(日照、采光、通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室溫控制、可調節外遮陽、通風換氣裝置等情況)
(1) 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
本工程熱橋部位采用50mm聚氨酯泡沫塑料+200mm鋼筋混凝土+20mm石灰、水泥、砂漿;外窗采用斷熱鋁合金窗框;屋面采用水泥砂漿+擠塑聚苯板+鋼筋混凝土;架空樓板采用擠塑聚苯板,都很好的緩解了結露的問題。商鋪等區域室內熱橋部位內表面溫度均大于露點溫度10.13 ℃;樓:間等室內熱橋部位內表面溫度均大于露點溫度8.26 ℃,滿足要求。避免結露、發霉現象。
(2)室溫:制:
商業部分根據空間分區域設置VRV空調系統,分別進行控制。辦公用房為小間辦公室,待出租后用戶自己分別安裝分體式家用空調。
房間內的溫度等參數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中的設計計算要求。
(3)隔聲降噪措施:
本項目室內背景噪聲源為室外交通噪聲及設備運行噪聲。外窗采用斷熱鋁合金單框低輻射6+12A+6中空LOW-E玻璃,經過圍護結構隔聲和考慮室內吸聲量后,則室內背景噪聲為37.05 dB。
本項目空調末端采用臥式暗裝風機盤管,室內運行產生的最大噪聲為43dB。結合本項目室內空調設備的噪聲。空調噪聲與交通噪聲對室內的綜合效果為44 dB。滿足商場類建筑室內背景噪聲水平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商場(店)、書店衛生標準》GB 9670的相關要求。
(4)建筑設計無障礙設施:
本項目主出入口設殘疾人坡道,建筑內設殘疾人電梯,衛生間設殘疾人專用廁位,洗手盆及小便斗均設安全抓桿。人行道路按規范設計盲道,建筑底層出入口均設置無障礙入口,公共部位門均采用平開門,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所有無障礙設施應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f障礙設計規范》JGJ50-2001要求實施。
6.運營管理
(節約資料保護環境的物化管理系統、智能化系統應用、建筑設備、系統的高效運營、維護、保養、物業認證、垃圾分類回收等情況)
(1)智能化系統應用:
建筑智能化系統定位合理,信息網絡系統功能完善。
包括:綜合布線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電子巡更系統、數字有線電視系統、一卡通停車管理系統、可視對講系統、機房UPS及防雷接地系統、綜合管路系統等。
(2)建筑設備、系統的高效維護、保養:
設備、管道的設置便于維修、改造和更換。
管井設置在樓梯間、空調機房、強弱電間。具有公共使用功能設備,如空調箱、水泵、變電設備、用電開關等,設置在地下室、樓梯間、空調機房。具有公共使用功能的管道,如排風管、新風管、送風管道、冷凝水管、給排水管、強電井,設置在樓梯間周圍、衛生間、空調機房周圍。
該文章所屬專題:綠建設計
- 相關文章
-
-
12-30綠色建筑是房地產企業當下轉型的重要抓手
-
12-29“綠建評價軟件北京模塊”規范高品質住宅綠建生產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04從綠建評價軟件“上海模塊”與“江蘇模塊”成“爆款”現象中看綠建市場新變化
-
11-22第九屆中國-亞歐建筑建材博覽會
-
11-19加碼碳中和,雄安綠色建筑擔當“先行者”
-
11-182022中國國際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展覽會-雙碳新引擎 能耗超低 建筑變綠
-
11-12《綠建設計評價軟件》更新上海地標版本2021年11月
-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01-082023年綠色建筑優秀案例——南京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
-
11-25綠色公共建筑的形體空間氣候適應性機理及其若干關鍵指標研究綜述
-
10-08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建三星級標準
-
09-09《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深度解析
-
03-01【公建案例】杭州綠色建筑科技館-設計評價標識三星
-
11-08廣州新電視塔-綠建二星
-
08-23上海青浦萬達茂5號樓及底商、5-1商鋪項目
-
07-21同濟大學運籌樓 既有綠色改造(金獎)(項目賞析)
-
07-13東方海港國際大廈(三星+LEED金)
-
07-07上海正帆科技大廈 既有綠色改造(金獎)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